哪些行业适合做垂直电商?
什么是垂直电商?
按照字面理解是只做某一个垂直的品类。这个品类可大可小,比如玩具电商算垂直,radio control(无线控制类玩具)也算垂直。而且不一定是一个品类,可以是多个相关品类。比如联通电商就很垂直,但是他既卖手机卡,也卖手机。
但最重要的鉴定是否垂直的方法是什么?我认为是这个客户群体是否具有一致的属性。比如女性,比如radio control,比如文艺青年等等。
那垂直电商究竟有没有前途?
我认为非常非常有前途。
因为你面对的客户群体有一致的属性,那么你自然知道客户在哪里,他们喜欢什么,讨论什么,关心什么,需要什么。可以针对性的营销。
而且客户群体的集中和专一,会让其更有归属感,回头率也会非常高。大家都知道,回头客的获得成本远远低于新客户获得成本。
垂直电商的缺点?
最明显的就是所谓的瓶颈了。
大家都会觉得做一个过于垂直的电商,在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业绩增长会遇到天花板,加上手头有了一些钱,于是就开始扩充品类,走大而全的道路,赚了10万就想着100万,赚了100万就想着1000万,赚了1000万后想上市……人员开始扩充,流程开始烦琐,企业开始走正规化,做个决策就用SWOT,人员考核就用KPI,渐渐与这些忠诚客户屌丝客户渐行渐远。
小而美有什么不好?阿里巴巴这么大,还不敢保证自己能活102年。目前消费水平来说,在有车有房的情况下,每个月能赚个几万块,小孩读得起书,家人看得起病,偶尔出国度度假,日子不就很滋润了?看看身边那些历史悠久的国外品牌,绝大多数都是小而美的。rimowa的旅行箱,kobold的雨伞,asics的跑步鞋,双立人的刀具……
那有人会说大公司进军这个品类怎么办?这就涉及到我下面要说的话题了。
垂直电商要怎么做?
你做这个有什么优势?优势分很多种:比如说我非常非常有钱,这也算一个优势。比如说这个产品只有我能生产,这也算。再比如说我自己就是这个产品的资深玩家,太棒了。
举几个真实的例子吧:
1. 之前有几年从事虚拟货币行业,我的老板们个个赚的盆满钵满,每年分红都是以千万计的。不可否认,那个时期大部分做这个的都赚了钱,这是时机的问题,但是金币行业是06-07年最火,我的老板真正切入自己做B2C是在08年底,那个时候很多人都不做了,不好做了已经。而且当时我们切入的是魔兽金币这一款游戏。我们的优势在哪?钱没人家多,人没人家专业,唯一的优势在于前几年做工作室,产业链最底端的经历。那段经历使我们非常了解整个魔兽金币供应链,包括成本,风险,甚至到如何交易的细节及注意事项。这是什么?这就是核心竞争力。现在做大了,也没人去研究具体交易的流程,大部分人自己都不玩游戏了,怎么知道游戏玩家需要什么?所以业绩下滑是肯定的了。当然,跟这个行业的特殊性也有一定关系了。
2. 某眼镜品牌
创始人本身就是一个不按常理出牌的人,想法非常活跃,所以说他就是这个品牌的灵魂人物。我跟他聊天时能感受到他对这个品牌的风格定义,很被感染。我是一土人,对时尚不感兴趣,自然的,我不属于他的客户群。他说的一句话让我很赞同,这个世界上,只要有千分之一的人跟他的风格合拍,他就非常滋润了。事实也是如此,他们从零开始销量增长非常快,而且回头客比例也非常高。
所以,先问问你自己,是不是自己的客户?
如果是,那么你自然知道你的这个兴趣圈的朋友在哪,怎么找到他们,他们需要什么,他们厌恶什么?知道了这些,该怎么做就不用我说了吧。
如果不是,那么你必须尽快找一个典型客户,在他没被你的观点影响之前,了解他们的各种想法,各种习惯,各种特征。让他加入你们的队伍但请不要影响他,让他继续回到那个圈子。充分了解后才可开始项目。否则?不如你做个投资人好了~
谢邀。
其实没有适合与否的问题,而是怎么做。
服装鞋帽的品牌可以做垂直,服装鞋帽的某个品类也可以做垂直。快速消费品除了冷链,也很适合做垂直电商。3C数码垂直电商也没有问题。
是否做垂直电商取决于2点:
1、如果是品牌做垂直,品牌的影响力有没有,用户群体有没有网上订购的习惯,是否是标准品,支付环境是否适合——比如,家居做电商就难度很大,或许是标准品,但是用户通常在现场看实物,运费成本高,且大额支付不便。当然,你非要说可以货到付款之类我就无话可说,至少我看来这种东西的坏账风险可是很可怕的。另外,很多品牌未必懂得做电商是为了什么,以及如何做运营和推广。
2、如果是品类做垂直,要考虑各种用户、定价、宣传的策略,等等。男袜有男人袜,女袜有壹锦,服装鞋帽NOP、初刻,酒类有酒仙等等。
1)别人无法给你这个问题提供答案,不管做什么品类的,不管行业再景气,只要操作办法不当,就会有源源不尽一大批倒下去的尸体。它们的墓志铭上写着:现金断流。
当前的这种依靠VC输血,高价购买流量发展新用户的电商模式存在严重问题:
第一,品类严重不足难以满足好不容易高价输入的新用户的购物期待,现在的用户都喜欢大而全一站式购物。
第二,单个用户的低客单价与过低的回头率也不足支持它们的进一步运营,它们的难以为继是可以想象的。
故而,大部分的独立电商都会放弃垂直化的努力,转而采取多渠道策略,进入包括天猫,京东pop,当当,亚马逊,唯品会等第三方平台,官网则转型成品牌形象宣传之用,从而赢得品牌化的电商生存空间,不失为一条务实进取之路。
2)我们再回顾你提出的母题,哪些行业适合做垂直电商,我的建议是不会被平台电商深度吸收的领域都值得一试。京东最近的对比广告很给力,与其在假货里挑真,不如在真货里挑好,这给我们一种思路,也是垂直电商的努力方向,去玩淘宝与京东没有优势的领域吧。
我们分析一下淘宝的优势,低价,非标品,低价者只需要搜索,点选价格排序,或者从首页类目进入。找给我们一个启迪,淘宝在购物导航上的缺陷,视觉营销,琳琅满目对低价女装和化妆品这类的固然是利器,可反过来,它也无法为相对高价产品背书{当然,我们这里的高价是相对的,奢侈品电商之路也是不可行的,这个私下讨论}。
你可以针对淘宝的主流产品价格区间做一个针对性分析,定位在淘宝主流价格之外,成为一个利基市场攫食者,这也不失一条生存之道。
你可以针对淘宝的导航方式做出重大创新,兄弟,这条路不好走,你得确保成为利基市场攫食者之后再去模仿蘑菇街与美丽说的内容展现,然后还得设法购买流量提高转化。
你可以走社交之路,淘宝事实上已经成为了产品导航站,商品搜索引擎的不二典范。它的社交之路不成功,先后推出的淘江湖沦为了小广告之地没人看,湖畔不知所云,现在又来了麦麦和后院,小可断定它不会成功。这就是你的机会。
(至于它为啥会失败,理由很简单,所有的sns都意味着流量入口,一旦淘宝提高它的流量权重,马上会引发大量卖家的针对性作弊。所谓的商业关系SNS,除了求职类的,小可还真没见过其他成功的。淘宝也不会例外)
你也可以走移动客户端之路,针对app进行优化。老实说,淘宝的app做得真烂,它统计的消费者行为数据也很变态,充话费等虚拟产品的居多,这就是你的机会了。
你也可以走O2O之路,这一层,小公司有没有机会,我不予置评。谁规定O2O就得是大众点评网,淘宝无限,腾讯微信这种贵族式玩法。
-------------------------------------------------
记住,对手的弱点,就是你的机会,至于能不能把握住,就看你的思路与执行力了。所谓的SWOT分析,不该流于一句空话。而对手的对手,就是你的朋友,这是过去一年大量电商用钱买来的教训。
这是我过去一年涉足电商的一点小心得,希望对你有帮助。